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史

  本专业是在原北京大学分校综合地理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应用型理科专业。自1978年创办之初,就明确定位于为首都北京的城乡建设与发展服务,为北京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全国较早开拓应用地理学教学方向的专业。在1998年后成为北京市属院校中唯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8年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所依托的人文地理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12年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专业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建设期间,得到北京大学地理系(现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除选派北京大学卢培元教授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中先后得到以侯仁之院士为代表,包括杨吾扬教授、陈传康教授等在内的已故知名地理学家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以王恩涌先生为代表的著名地理学专家依然为本专业学生授课。

  目前专业学科带头人是张宝秀博士教授,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侯仁之院士,北京市教学名师,先后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带头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选等,她所带领的人文地理学团队在2009年获批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士教授3名,博士副教授3名,8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选2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和优势

  1、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广泛的合作基础。30多年来,专业秉承了北京大学地理系的教学风格和学术传统,在国家级和市级特色专业建设引导下,始终致力于培养国家和首都城乡规划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已培养出2000多名适合北京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在北京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与土地开发、经营与管理等行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效应,社会需求良好,不少毕业生成为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专业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外地高校同类专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签约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依托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结合专业集中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了递进式、模块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坚实保障。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的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和校内考古学一级学科点下设的文化遗产区域保护规划二级学科点为专业本科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与专业人才培养链。

  2、专业四大核心应用能力突出。始终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方针,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明确专业四大核心能力。通过市级精品课程《城乡规划管理综合实践》建设,围绕 “四年应用能力不断线,理论实践相融通”的建设理念,设计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紧扣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任务,课程由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步升级的四个教学模块即“城市与区域野外综合实习、城乡要素调查与分析、城乡规划设计与展示、城乡规划管理综合应用”构成,素质和能力要求主线清晰,层层递进。一方面,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另一方面,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目前专业教师主持的9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启明星”科研项目立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等,实现培养学生具备城市与区域调研、规划设计、分析评价和综合应用四个核心应用能力的目标,奠定了“厚理论、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向。

  3、就业方向明确且深造空间广阔的两个特色方向。专业下设“城乡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两个方向,学生在二年级可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专业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发挥人文地理注重城市与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综合分析优势,特别是依托专业教师在城市办公空间、居住空间、文化空间研究等方面的全国性影响,以及文化遗产区域保护规划二级学科点在2015年正式招生,进一步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条件。“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方向是专业在全国最早开设的方向,形成了面向住房和土地行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长期的合作伙伴,为北京市培养了一批行业中坚力量。通过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后的毕业生既可以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又可以选择国内外相关学科专业进一步深造。

  4、紧扣核心能力培养的校内外实践与实验平台。专业现有城市与区域专题制图室、城市环境动态检测与分析实验室、城乡规划管理综合实验室和首都发展时空模拟与规划设计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城市采集、检索和分析应用的需要,还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乡规划综合管理实践等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间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一起建设有“北京城市要素研究平台”和中国高校首个云GIS网络平台,建立以地理数据共享为基准的实践实习平台,拓展网络学堂的利用,为教学和学生科研提供支持。与此同时,专业与北京市国土局勘测设计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思源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北京中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北京珠江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习合作关系,为培养学生掌握城市与区域调研、规划设计和综合应用的核心能力,了解行业运行状态提供支撑。

  近年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关专业在教学和野外实习等方面对接,相继邀请了美国Brunn Stanley 教授,Dianzhi SUI教授,澳大利亚Iain Hay教授等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来校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20167月开始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地理学系合作设置了城市区域地理与规划境外实习课程,并正在积极推进与该校地理系合作实施本科“2+2”、“3+2”项目,开拓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今后,专业还将一如既往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道路,紧贴新型城镇化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扎实理论功底,为考研和留学深造打好基础;进一步强化对专业四大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以课业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为核心的“三规合一、四年演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帮助学生顺利走入社会,为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三、就业去向

  近年来,学生在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规划咨询、房地产评估、房地产金融、国土与房管等方面(或领域)从事规划设计、不动产评估、营销策划等技术和管理工作;亦可从事地理学相关教育教学、应用研究等工作,毕业之初可选择包括县区规划分局公务员、区县国土局公务员、街道办事处公务员、村官、中小学教师、评估公司助理、银行职员、房地产策划助理、规划设计公司规划助理等在内的职位。从2010年以来,先后有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重庆大学风景园林、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管理、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境内外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四、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学、城市要素调研方法与实务、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住区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场地设计、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营销、房地产金融、快速设计与表现、地块分析与房地产项目策划等。

本网站由 北京联合大学日博投注 网络中心 负责维护
Copyright ? 北京联合大学日博投注 版权所有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57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